科研人物•李开明丨游弋地理世界,探究自然奥妙

作者:科学技术处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12-14

【字体:

阅读量: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李开明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每每听说书先生讲故事,就能听到这句话,可谓古代行军打仗必经之事,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科研工作者,要么书斋要么实验室,眼镜片堪比啤酒瓶底的厚度,文文弱弱,大多数国人司空见惯。请看看这一组照片,猜猜他们是什么人?在干什么?

装卸工?修路工?非也!图中背对着我们穿着蓝T努力扛箱子的就是李开明。李开明,男,甘肃民勤人,博士,副教授,现任太阳集团1088vip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冰川学家李忠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寒旱区水资源。发表学术论文36篇;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相关研究成果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李开明

李开明和团队成员一起,把科研仪器搬上大卡车,一路颠簸,修路架桥,深入新疆天山,再把仪器搬下大卡车,安置到观测点。他们早早从基地出发,在积雪厚重的冰川上,用麻绳一个一个串起来,沿途安置仪器;用铁锹一锹一锹挖下去,取样观测。之后,再从冰川上一个一个串着回到山脚下的基地休息。这么一个来回,往往天不亮出发,晚上十一二点回来。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要串起来?冰川累积万年而成,新雪覆盖旧雪,表面上白茫茫一片,下面往往隐藏着冰裂隙,一个不留神就会掉下去,互相串起来的好处就是前面的人掉下去了,后面的人再把他拉上来。关于野外科考,李开明说,冰川瑰丽,景色可谓壮美;科考艰险,却也让人神往。

安装仪器·观测取样

全球变化使干旱区自然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绿洲化及绿洲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时间、空间和尺度思维,探索干旱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奥秘,这便是李开明科学研究兴趣所在。近年来,李开明的部分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关注,被广泛引用。其中《新疆冰川近期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引用96次,《Recent glacial retreat and its effect on water resources in eastern Xinjiang》引用30次,《近期新疆东天山冰川退缩及其对水资源影响》引用28次,《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topography and small glacier change under climatic warming on Mt. Bogda, eastern Tian Shan, China》引用11次,《黄河源区气候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引用16次。

李开明和华东师范大学徐建华教授在野外考察

结合研究方向与区域研究特色,李开明开始倾向于绿洲化及绿洲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深知团队之重要,他创建并组织申报了绿洲城市地理与环境过程学科扶持计划。针对气候变化和绿洲城市、绿洲城市的遥感监测、水资源变化与模拟等方向,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建立起以博士为主体的学科团队。自“绿洲城市地理与环境过程”扶持学科启动以来,学科团队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使团队成员完成和在研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7项,在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团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带领学生参加野外科考

地理科学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模式?如何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文化演化和区域发展问题?如何将系统思维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李开明常常会思索这些问题。事实上,区域规划、城镇规划、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很多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需要地学人的参与。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发展受多种要素的限制,地学人才比较缺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地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素养的夯实,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加野外地质实验,在实践中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在科考中学习,积累研究经验,巩固理论知识。为此,李开明每年都带学生去天山冰川实习,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冰川,认识冰川。他说,用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际的科研汪洋中,用毕生的心血让沙漠开出希望之花,让绿洲减缓哪怕一毫米的退化,这是自己最远大最向往的人生价值!

文:孙芸霞  审核:刘子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