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2018年太阳集团1088vip工作报告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综合改革,大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得到较好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一是深入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学校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成立校级宣讲团面向师生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各二级单位研讨交流,切实提升党员师生思想政治水平。全年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9次,组织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10次,开展专题辅导报告3场,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70余场。认真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启用新版思政类课程教学计划,全面构建学校课程思政体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执行党的纪律的监督检查范围,夯实师生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制定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为管党治校提供根本遵循和制度依据。落实教育部党组“高校党建工作20条”和甘肃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出台学校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制定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督导检查各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切实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完成300余名处科级干部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启动干部摸底推荐选任,根据摸底情况起草干部调整方案,为干部选拔选任提供第一手翔实资料和参考依据。全年选任处级干部14人,干部挂职锻炼10人。优化调整全校党支部设置,基层党支部由70个调整为151个。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党员791人,转正803人,转出839人。加强发展党员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软弱涣散党支部整改台账,处置不合格党员4人。

三是坚持问题整改与作风建设双推进。将省委、省纪委巡视巡查发现问题和省审计厅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与“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分校区、分部门、分层级召开座谈会,征集汇总学校作风建设的各类意见建议763条,建立整改台账,规定完成时限,多次召集推进会跟踪问效,逐一对账销号。目前省委巡视反馈的13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2个、省审计厅反馈的2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8个、自查自纠发现的23个问题已完成12个,向校纪委移交问题线索及信访举报件62件已全部核查落实。除必须长期整改的任务外,其余均已完全解决。

四是不断强化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与制度约束,严格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校领导公务活动安排规范》,坚持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践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150名处级干部廉政档案,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监管力度,对全校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和基层党委书记做到约谈全覆盖,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对1名违纪干部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聘任职务由教授降为助教,维护了党章权威,严肃了党的纪律。

五是切实做好统战与精准扶贫工作。成立学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18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民族政策理论宣讲、民族团结图片展览、党外知识分子学习培训等活动,推荐3名同志担任甘肃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省级统战团体理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予以有力推进,在人员、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先后选派三名处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队。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认真落实“认领一棵树”等具体帮扶举措。配合秦安县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投入20万元为帮扶村购置垃圾车、垃圾箱。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对郭嘉镇学区150名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对考取我校的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免学费,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关心支持。

六是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出台校内定编方案、岗位聘任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岗位考核办法、教学科研成果计算及奖励办法等10余项改革制度,将二级学院、机关部门、教辅单位分为教学院系和管理服务两类进行机构调整,对全校教职员工定编定岗,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工作效能。

二、坚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强化。以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组织实施历时40天的“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月”活动,开展了新时代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和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常规教学检查、教育特色活动与成效交流研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先进教学系(部)及先进教学管理工作者、优秀课程说明、学风建设及“学习标兵”评选等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得到全面落实。完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与发布,周密部署师范专业认证,做好教学运行数据库上传工作,为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二是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修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凝练重点(扶持)专业标志性成果培育方案,制定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劳务费发放办法。按照“滚动淘汰”的原则,开展了重点(扶持)专业中期考核,调整了重点建设和扶持建设专业。新增财务管理等5个专业,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52个。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获评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是“以本为本”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编写《课程说明》为抓手,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促使各专业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改革的核心内涵,培养了一批课程建设的明白人。开展重点建设课程遴选,优秀课程说明评选等工作,以示范课程引领打造了一批有高度、深度、厚度,能够实现教学过程可视化、可互动、可量化、可持续的高阶“金课”。全年有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人获全国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专业组二等奖,1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人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赛事中获奖颇丰。其中,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奖项100余项。780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35人被录取,录取率达到30.12%。 

三、聚力学科建设与申硕工作,科研成果“量”“质”齐升

一是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经与华东师范大学多次沟通协商,于201823正式签订《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太阳集团1088vip协议》启动地理与生态环境、城市发展、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4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聘请华东师范大学4名教授为创新团队和教学成果奖首席专家及指导专家,选派2名同志挂职华东师范大学学习锻炼。目前,相关学院已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并与华东师范大学定期沟通交流;博士培养、教师培训学习、本科生交换培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电子资源共享等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

二是申硕工作持续推进。根据学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对标申硕指标体系,逐一细化工作任务。目前,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达到18%,近4年师均科科研经费达到3万元,生师比为18.65:1。与16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协议,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25个,各项申硕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学科建设中期检查,将16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动态调整为14个,督促落实学科建设目标任务,近2年重点(扶持)学科科研贡献率达到75%以上。全年立项建设校级重点应用学科1个,扶持建设应用学科3个,获横向科研经费760万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和体育学5个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

四是科研质量进一步提升。制定教学科研成果计算及奖励办法,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和经费配套方案,进一步健全科研管理体系,提高教职工科研创新积极性,规范了科研经费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解决了审计发现问题。全年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50项,资助经费831.3万元,实际到账746.634万元。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33项,资助经费661万元,与2017年立项数相比增长73%,资助经费增长65%。签订横向科研合同17项,合同经费170.30万元,与2017年相比,数量增加了16倍,资助经费增加了23倍。在立项数量与资助经费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排名新建本科院校第一;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位列全省第二,重点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年荣获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排名新建本科院校第一。学校同时创新科研宣传途径,全年对15名科研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的教师在校园网进行宣传报道,激发了教师科研工作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教师聘评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导向作用,制定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标准、工作实施办法,认真执行职称评聘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完成62名转正定职、27名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名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评聘工作。

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柔性引进6名专家,为学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点建设及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提供助力。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33名博士已正式聘用,7名博士正在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三是扎实开展教师培训。邀请河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10余名专家为校内47名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建设骨干138人进行五天的集中培训;开展暑期重点(扶持)专业团队成员课程建设能力提升研修班、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研修班,来自燕山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四所院校的14位专家莅临我校作了60场报告和2场座谈交流,参训人数268人;全年参加培训、进修教师达754人次。

五、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团学工作水平

一是探索推行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通过邀请学生校长助理列席校长办公会有关议题等形式,努力营造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加强重点学生群体帮扶工作,出台实施意见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完成学工信息系统招标采购工作,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有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建立健全“奖助贷勤免补偿”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全年发放各级各类奖助资金近2000万元,学生资助资金实现了全覆盖。聘请“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及志愿服务活动,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二是不遗余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完成3862人的招录工作,与往年相比,2018年一志愿报考率大幅度提升,文、理科招录分数均为我校升本以来最高招录分数。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前往重庆、广西、浙江、新疆等地开拓就业市场,全年举办各类就业辅导60余场次,举办各类招聘、双选会、宣讲会200余场;通过网络、微信等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8万多个,人均超过5:1,2018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84.68%。

三是认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全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6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13个。获批省级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个,共争取项目资金113万元。“艾创”众创空间获批甘肃省第三批“众创空间”。1人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名师”,3项课题入选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萤火虫”儿童家庭性教育公益项目获得甘肃省卫计委“青春同伴教育”项目立项,获2018年中国红十字会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个项目获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

四是积极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100多场,先后举办两次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音乐类)高校展演,承办省文化厅主办的“裕固大型原生态歌舞”音乐会等大型演出活动,举办2场甘肃省外国专家局高端引智、重点项目及省列陶艺项目成果汇报展;组织参演“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一带一路’嘉年华展演”庆祝活动,受到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等上级部门好评;组织参加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其中书法摄影绘画类获奖作品132件,声乐舞蹈类获奖13件,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分获大赛一、二、三等奖,《簸箕上的麻雀》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表演类比赛一等奖。1个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

六、着力改善民生保障条件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师生

全面推进培黎校区新建教师公寓、工业实训中心等建设项目,新建教师公寓已完成水、电、暖以及消防工程,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工业实训中心已完成基础工程,主体顺利封顶。完成学校文科楼、旧图书馆等区域的卫生间改造工程;完成培黎校区1、2号学生公寓、东校区学生公寓、旧体育馆、逸夫图书馆功能调整以及管网改造维修等修缮工程;积极开展认真做好深安大桥项目、S595#道路、S511#规划路占地补偿各项事宜,相关土地置换补偿征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完成校本部新建教师公寓、山坪子经适房的分配与交付使用工作;制定腾空房分配实施细则,完成腾空房房源排查与登记申请工作,为后续分配奠定基础。完成培黎校区学生食堂“明厨亮灶”工程,探索共建甘肃省“农校对接精准扶贫”试验区,打造食品安全供应产业链。组织教职工参加省上与学校组织的各类赛事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职工文体活动;学校同时积极准备“全省文明校园”评选活动,成功入选甘肃省文明校园。

学校同时积极做好资金保障、继续教育、艺术类考生组考、服务离退休老同志、图书档案、期刊出版、校医院等各项工作,为学校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Baidu
sogou